财新传媒
2012年08月07日 00:05

吴成章:64年前参加伦敦奥运的中国篮球队员

吴成章:64年前参加伦敦奥运的中国篮球队员

“64年前也是差不多这个时候,是8月11日打的,我记得。”吴成章老人说。1948年伦敦举办的第14届奥运会上,他是中国篮球队的前锋,对阵英国队。几个小时后,他就要和当时的对手、英国队队员Lionel Price一起去看中国对英国的篮球赛。

64年前的那场篮球赛上,中国以54比25的比分胜了英国。当年和今年一样,中英两国的篮球队都没有从小组出线,不过吴老还记得中国当时排名第18左右。对于几个小时后的这场比赛,吴老很客气地预言“英...

阅读全文>>
2012年07月28日 09:21

伦敦奥运开幕式:没有庄严 更多欢笑

伦敦和北京,哪个奥运开幕式你更喜欢?未来几天内,全世界的媒体恐怕要问无数个人无数遍这个问题。最政治正确的答法当然是,伦敦是伦敦,北京是北京,不能比。但是除了这么说还能怎么说呢?伦敦开幕式从头到尾、从里到外,从上到下,都和北京那么的不一样,就像英语和中文不一样,这是用英国的语言讲英国人对奥运的理解。

如果让我找出伦敦和北京奥运开幕式最大的不同,我会说,有一样东西在北京开幕式里到处都是的,伦敦半个影...

阅读全文>>
2012年07月16日 16:21

巴西里约:贫民窟来了好警察

巴西里约:贫民窟来了好警察

一间15平方米左右的练功房,墙壁漆成了粉红色。门上贴着一个女孩在树林中翩翩起舞的美丽剪影。“一、二、三、四,”扎着马尾辫、一头浓密黑发的Lafaela Malta用她充满拉丁味的略显沙哑的声音,带着一群小女孩踮起脚,做着简单的芭蕾动作。

但这却不是一般的舞蹈老师。靠近一点看,她的白T恤上有一枚警徽,印着“SD R. MALTA”几个词——那是她的警衔。Lafeala是里约热内卢社区维和警察(UPP)中的一员。教孩子们跳芭蕾舞,不是她...

阅读全文>>
2012年06月22日 10:55

里约交通难

受巴西总统府的邀请到里约热内卢采访里约+20。入住里约东海岸最热闹的Copacabana区,几步之遥就是迷人的海滩。还在感谢巴西人的盛情款待,马上就发现了一个大问题:我们每天要去的里约+20大会会场Riocentro不在这里,在里约西面的Barra区,离这里有几十公里的距离!更大的问题是,里约的交通,堵车是常态,不堵才奇怪!从Copacabana到Barra,只有一条路,连高等级公路都算不上,顶多就是一条主街道,一个方向两到三个车道。里约的...

阅读全文>>
2012年06月16日 18:08

波兰《选举报》:一份报纸,一个时代

“天啊,我已经说过太多遍了⋯⋯”海莲娜·吴驰沃(Helena Łuczywo)用手按住她那头犹太人典型的蓬松红发,一脸痛苦的表情。但半秒钟后,她就又微笑开,用她那双灰绿色眼睛看着我:“好吧,如果你需要!”

我想请她说的是波兰《选举报》(Gazeta Wyborcza)的历史。66岁的吴驰沃正是这份波兰具有时代意义的报纸的创始人之一,并从创立之初到2009年退休一直担任副总编,以及《选举报》母公司Agora的副总裁。相比起《选举报》另一创...

阅读全文>>
2012年05月22日 15:18

在法国“郊区”中学听课

5月的一个周一,在中学当老师的Ariane本来可以休息,但她今天得去学校开会。会议内容是她班上一个男孩儿,似乎有些心理问题,有时会撞自己的头,为此老师们每两个月就要开一次会,讨论一下孩子近来的状态。

对一个在“郊区”学校教书的老师,这样的事情不算最头疼的。还有另一个男孩儿,父母是埃及移民,也有点管教不住,有时上课会自言自语地说起阿拉伯语,有时干脆唱起歌来。但起码,这些孩子没有暴力倾向。

Ariane的学校在...

阅读全文>>
2012年05月14日 00:44

神秘不神秘?87个前国家元首的俱乐部

神秘不神秘?87个前国家元首的俱乐部

维斯登多普(Carlos Westendorp)的通讯录里至少有87个前国家元首的联系方式,因为他是“马德里俱乐部”(Club de Madrid)的秘书长。

虽有87名前国家元首作为会员,马德里俱乐部的知名度并不高——以至于我在马德里问起这个名字的时候,得到的第一反应是:你是说足球俱乐部皇家马德里?潜意识里不由得在这个俱乐部前面加上“神秘”这个定语,甚至联想起传说中那些阴谋论色彩浓厚的共济会之类。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

20...

阅读全文>>
2012年05月01日 21:29

西班牙的“占领”运动

还记得半年前那场席卷全球的“占领华尔街”运动吗?以为这场运动已经偃旗息鼓?不,没有。即便不在电视屏幕上和报纸版面上,他们也在网络上、集会中,他们讨论活动策略,搜集言论信息。下一场全球性抗议活动就在2012年5月15日。

为什么是这天?因为这是西班牙马德里的“占领太阳门”运动一周年。固然是始于去年9月的“占领华尔街”将这场运动的注意力级别上升到全球,但这种“人肉占领”的运动方式、水平式的直接民主,首先要追...

阅读全文>>
2012年05月01日 16:31

媒体未来路在何方?

《经济学人》看到了平板电脑时代深度阅读的黄金期,《卫报》看到了新平台为新闻带来的丰富性,Facebook看到了社交纽带创造的个性化新闻消费,谷歌看到了未来的新闻将用技术说话。

      4月26日在西班牙马德里参加了“帕雷媒体中心”(Paley Centre for Media)组织的国际媒体大会,听各路媒体精英畅谈媒体业未来,收获颇丰。特汲取精华,与君共享。

 

(一)《经济学人》:深度阅读第二春

深度阅读在数字时代仍将生存,杂...

阅读全文>>
2012年04月23日 02:16

什么样的中国图书在“走出去”?

什么样的中国图书在“走出去”?

4月16日到18日的伦敦书展上,中国是主宾国。由181家出版社组成的中国展团浩浩荡荡地参加了这次书展。中国的主宾国场地占了伯爵宫(Earls Court)展览馆的约四分之一强,馆内所有标识都是中英双语,恍惚间真让人以为到了北京图书展览会。

自2005年来中国每年举办和组织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书展、书市,近年来更是每年都会以主宾国身份参加一些国际书展,包括法国、俄罗斯、韩国、德国、希腊、埃及等,今年是伦敦,明年是马来西亚。...

阅读全文>>
2012年04月18日 11:55

英外交大臣答议员询问

黑格称,欢迎中国政府对伍德先生之死进行调查,希望看到一个遵守法律程序、不受政治干涉的完整调查的结论,能够揭示这桩悲剧性案件背后的真相,确保正义得以申张。

 

    英国外交大臣黑格(William Hague)昨天(4月17日)下午就尼尔・伍德(又译海伍德,Neil Heywood)一案,在英国下议院做出正式陈述。

    17日当天,在英访问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会见了英国首相卡梅伦。新华社此前报道了这一消息。

    黑格是在...

阅读全文>>
2012年04月17日 09:13

英国各界关注中国复查伍德案

 

4月10日中国官方宣布对英国商人尼尔·伍德(Neil Heywood,前译为尼尔·海伍德)之死展开复查后,该案在英国引发巨大关注。英国外交大臣黑格(William Hague)表示对中国当天宣布的复查行动表示欢迎。

4月11日,正在印尼雅加达访问的英国首相卡梅伦回答媒体提问时表示:“我将随时合作,通过我们可能的任何方式。在这件非常令人不安、非常悲剧性的案子中到底发生了什么,把真相追查到底,这是很重要的。”

英国外交部发言...

阅读全文>>
2012年04月15日 15:55

无名的黑客帝国

正当你读这篇文章的时候,地球的某个角落,可能有位黑客正对某个政府网站发起攻击。Ta的名字叫“无名氏”(Anonymous)。地球人似乎已经无法阻止这个组织了。最近一个星期,他们的战利品包括英国首相府网站和数百家中国网站。

“无名氏”无影无踪、无所不在。在推特(Twitter)上搜索Anonymous,可以发现各种变种:无名氏-中国、无名氏-美国、无名氏-法国、无名氏-中央⋯⋯无所谓哪个更官方,哪个是“山寨”,他们就像电影《黑客...

阅读全文>>
2012年03月26日 01:35

“老外”如何读懂中国

中国观察家芬比:不相信中国例外主义,只相信中国复杂性

在离伦敦唐人街不远的办公室见到乔纳森·芬比(Jonathan Fenby)时,他正坐在一排办公桌中的一台电脑前看资料,和他身后那两个比他小四十几岁的年轻同事没什么两样。他的办公环境没有特权。

芬比是研究咨询公司Trusted Sources中国研究团队的主管。年届七旬、一头银发的他几天前刚从中国出差回来。他说起自己造访四川一个专门产酒的县:“我们跟官员吃饭,他们很能喝酒...

阅读全文>>
2012年03月04日 21:24

让人掉下巴的德国媒体

 

近来默多克和新闻集团又占据了各大报纸的标题。在很多人眼中,“默多克”似乎已经成了资本控制舆论的“邪恶”力量代名词,不过,当下,有另一个名字,或许比默多克对世界经济和政治有更大的影响。

这个名字就是Springer。Axel Springer在1946年创办了同名的出版公司。1985年他死后,其第五任妻子Friede Springer接管了该媒体集团。不过,与默多克浓厚的家族企业色彩不同,Axel Springer现在的首席执行官已经不是这个家族的。...

阅读全文>>
2011年08月12日 20:23

不要水坝的柬埔寨人——发展是不是硬道理?

不要水坝的柬埔寨人——发展是不是硬道理?

(一)跋涉

从柬埔寨首都金边到东北部省份Ratanakiri,十个小时的颠簸,路经两条国道,没有见到一辆中国的国道上常见的那种长途载货卡车。唯一可见的货运工具是两轮摩托车的后座,有时是堆成一座小山似的塑料盆子,有时是横躺在司机背后的竹编圆篓,里面蜷着几只母鸡或几头小猪。

现代化的工业和商业,止步于首都金边。公路——如果还只是填平了红土未及铺上水泥的路也算是公路的话——两旁典型的景色是:稻田、木薯田、芭蕉树...

阅读全文>>
2011年06月30日 06:19

中国是敌是友?

中国是敌是友?

今天一进地铁,吓了一跳!眼前一个巨幅的熊猫,眼露凶光,阴险邪恶。

“中国是西方的威胁!” 定睛一看才反应过来,原来是《经济学人》杂志的广告啊!不是第一次了,我被他们充满挑衅性的问题吓到。《经济学人》经常在地铁里贴这种巨幅海报,提一些高度争议性的问题。于是,我知道,肯定旁边还有另外一幅相反的!一扭头,果然,这只熊猫含情脉脉,一脸萌相: “中国是西方的朋友!” 我要承认,我的第一反应是,好玩...

阅读全文>>
2011年04月30日 18:56

灰姑娘的童话?

许多人都说,凯特和威廉王子结婚,是麻雀变凤凰,灰姑娘变公主。看完婚礼归来,既兴奋又疲惫的我,却不能感到童话完美结局那种“王子和公主从此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的欣慰。童话里的公主,不会有很多狗仔队跟踪,不会有媒体日夜无休的评头论足,不会有代表国家形象的巨大责任,不是吗?

威廉和凯特的婚姻,让大多数人自然而然地回想起30年前那场世纪婚礼——威廉的父母,查尔斯王子和戴安娜王妃的结合。的确,婚礼当天,BBC采访...

阅读全文>>
2011年04月28日 04:52

王子大婚与英版“走向共和”

威廉王子4月29日的大婚在英国引起的热潮让人几乎无从回避:从满街印有威廉和凯特头像的面具、瓷杯、海报,到电视和报纸几个月前就开始的报道讨论——最近这周BBC更是加播了皇室婚礼的每日新闻,让我不由想到《新闻联播》。英国人对皇室的热情确实有些出乎我的意料。听新闻说,已经有皇室“超级粉丝”提前一周就已经到威斯敏斯特教堂旁边“安营扎寨”,确保大婚当天一睹王子王妃风采。更令我吃惊的,还是上周收到中国某地方都市报一...

阅读全文>>
2011年03月17日 20:21

日本的风往哪个方向吹?

现在大概有人觉得日本官方的信息、美国官方的信息、中国官方的信息都信不过……那么,我可以建议一个奥地利官方的信息源吗?

奥地利气象学与地球动力学中央研究所(ZAMG),有关于日本辐射扩散的实时监测:

http://www.zamg.ac.at/aktuell/index.php?seite=1&artikel=ZAMG_2011-03-17GMT09:15

德文网页,看不懂不要紧,拉到下面,有演示辐射颗粒流向的动画。页面底端也有英文文件。

很明显,风一直是在往东吹,辐射颗粒在太平洋上空飘散。

买盐的人可以回家歇一歇了。。。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