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诺奖宣布现场

1013日中午,提前半个小到达了瑞典皇家科学院的会,等待下午1点开始的诺贝尔经济宣布式。

第一个惊讶:去向皇家科学院,要经过斯德哥摩大学校园,竟毫也没有发现任何关于诺贝尔奖的标识。校园入口有几个笑容甜美的大学生在分发材料和小礼物,本以为是诺奖颁奖指南,却只是学生话剧演出宣传。

第二个惊讶:最早到达的记者中,大部分来自中国;会场之小,现场能容纳的记者大概不超过20。算起来,到场的记者里,中国记者如果占不到一半,起码也有三分之一。

会场确实没有必要太大。宣布现场全程在网上现场直播,世界任何一个编辑部都可以在几毫秒的延迟内,和现场记者一样了解到获奖人信息。视频通过YouTube直播,但瑞典皇家科学院(负责评选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机构)非常贴心地为不能收看YouTube的地区也准备了另外的直播介质。

宣布获奖者的过程直接而简短。诺贝尔经济学奖已经发到了第45个年头,一切已经非常程式化。几位评奖委员会委员出面宣布得奖人名单,先用瑞典语说一遍,再用英语说一遍;然后马上由一位委员作一个提纲挈领的介绍;最后则是现场打电话给一位获奖者,由瑞典记者问出那些仪式性的问题:知道自己获奖第一反应是什么?你预料到自己获奖了吗?是什么激励你对这个学科感兴趣?

由于诺奖得主中大部分在美国(今年三位全是),而诺奖又是瑞典时间的下午1点公布,美国那边还在半夜。于是打电话到美国去通知得主,似乎特别有利于产生这种戏剧化的效果——睡梦正酣,一个电话打来:恭喜,你获得诺贝尔奖了!

不过,我窃想,那些热门人选里,大概有许多人是彻夜不眠守着宣布结果的吧。三个人的欣喜,也是其他十几个人的失落?

记者会现场上选择的是给希勒(Robert Shiller)打电话,不知是否有特别原因。总不会是因为他是有名的早起?记得金融危机刚爆发的2008年,我曾从北京打电话采访过他,时间是美国当地早上五六点钟。我还忐忑这个时间打搅是否合适,但被告知:放心,希勒教授多年来保持了这样的习惯,早上四五点钟起床,处理完各种杂事(如接受采访),白天的正常时间里全神贯注干研究、教学的正事。

希勒教授很谦虚地回答自己并没有预料到会获奖,因为有这么多优秀的经济学家都被题名了——这大概也算个“标准答案”了。对于“是什么激励你对这个学科感兴趣”的问题,他则呵呵一笑,回答:“我对一百万件事情感兴趣呢。”不过,他马上一本正经地说:“我认为金融是一门过硬(rigorous)的学科,对于人类活动能够起到根本性作用,它还关系到人的本性。我相信,金融作为一门理论,虽然有很多争议的元素,但对于人类社会是有价值的。”

有记者问到他的理论对金融危机的启示。“这需要一本书来说呢。”希勒教授顺便地推销了一下自己最新的书作《金融与好的社会》(Finance and Good Society)。他并不排除危机还会继续出现的可能性——人的本性使然。但2008年以来的金融危机,“正在进行矫正”。

 

诺奖与 “软实力”

诺贝尔当年的遗嘱中写明,奖励者不分国籍,当初也在瑞典国内引起争议。不过今天看来,瑞典人应该以产生过这样一位国际主义者而自豪(诺贝尔本人就是生在斯德哥尔摩,在巴黎上大学,在20几个国家开过工厂,讲瑞典语、英语、法语、德语、俄语五种语言,最后在意大利圣雷莫(San Remo)的家中去世),因为诺贝尔奖今天无疑是瑞典软实力的一大源泉。

每年颁奖盛典,都意味着全世界最受认可的科学家来到这里,与这里的学者、学生交流;颁奖盛典之外,也有平日里的常规往来。无形中, 瑞典成为地球上最聪明的人“不见不散”之地。

经济学奖又是一个特例。它本不在诺贝尔本人的遗嘱中,是1968年正值瑞典银行(即该国中央银行,也是世界最古老的中央银行)成立三百周年时创立,因此全称是“纪念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瑞典银行经济科学奖”,奖金亦由该银行提供。

比起物理、化学、生物医疗等科学奖,经济学奖为瑞典或许能带来更“直接”的影响力。因为自然科学的理念和发现并不能直接转化为生产力(知识产权首先就是一个限制),但经济学的理论贡献往往能直接应用于决策。通过诺贝尔经济学奖,瑞典成为了一个强大的磁场,吸引着全球最聪明的头脑。

软实力不可能简单移植。经济学奖多年来也不乏争议,其中1976年评奖给芝加哥学派代表人物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曾引来现场抗议。世界上也不乏其他专业经济学奖项。但争议归争议,竞争归竞争,诺贝尔经济学奖在世界的认可度仍无出其右。

原因或许有这么几个。首先当然就是,诺贝尔经济学奖沾了其他自然科学奖的光——自然科学由于有相当客观的参数指标,争议往往很小,作为最早的国际性大奖,从1901年开始颁发的诺贝尔奖早已奠定了世界性的声誉(虽然和平奖难免争议)。经济学奖在1969年开始设立,与几项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并肩,也被认为是世界经济学界的顶尖殊荣。

第二,恐怕也和瑞典是一个中等强国,在国际政治中较为中立有关。想象这样的奖项在美国、英国,总免不了被冠上“帝国主义”的高帽。

第三,即便如此,经济学也总免不了有政治寓意。弗里德曼的被抗议,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经济学对自由市场的推崇或批评,对政府管制的排斥否定或承认探讨,关注福利政策的正面建构或负面效应,都能深刻影响一国和国际政治。但多年来瑞典的评选者们,基本把握了平衡,起码没有让该奖的评选沦为为本国——或世界任何其他国家——经济政策取向辩护贴金的工具。

没有人说瑞典的经济学奖评委们就完全不会有私心——评委们也都是造诣颇深的经济学家,各自有各自的领域专长和流派所属,难以免于对本派的青睐。经济学奖的评选可能也算不上完全的公开透明——“海选”(几千份提名书发给全世界有资格的高校、研究机构)到委员会的甄选,以及最后的投票,都是非公开进行,所有资料保密五十年。但借用经济学里的话,这个奖的评选也是一个重复多次博弈,因为当然希望这个奖能永远办下去。在多次博弈中,合作——用一种能够受到公众认可的公正方式评奖——是最优策略。

 

话题:



0

推荐

张翃

张翃

95篇文章 1年前更新

财新特派华盛顿记者。乔治·梅森大学公共政策博士研究生。观察世界、学习人生、以记录为表达。三人行,必有我师。看、听、想、写。在嘈杂的世界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