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年前也是差不多这个时候,是8月11日打的,我记得。”吴成章老人说。1948年伦敦举办的第14届奥运会上,他是中国篮球队的前锋,对阵英国队。几个小时后,他就要和当时的对手、英国队队员Lionel Price一起去看中国对英国的篮球赛。
64年前的那场篮球赛上,中国以54比25的比分胜了英国。当年和今年一样,中英两国的篮球队都没有从小组出线,不过吴老还记得中国当时排名第18左右。对于几个小时后的这场比赛,吴老很客气地预言“英国一定会赢”。
知道今年奥运在伦敦举行,吴老表达了想要回伦敦看一看的心愿。他让外孙女给英国驻上海总领事馆写了信,马上得到了英国政府的热情欢迎——毕竟,这是对伦敦这样一个惟一一个举办过三届奥运的城市最好的宣传。参加过1948伦敦奥运的运动员,全世界已经所剩无几了。
当年参加伦敦奥运的中国代表团40几名团员,如今尚健在的除了吴老,还有篮球队的队长,但96岁高龄的后者身体条件已经不允许远行。88岁的吴老, 除了听力稍需辅助,精神矍铄,鹤发童颜,到泰晤士河畔坐伦敦眼摩天轮、到Covent Garden逛商店、品尝各国美食,身体倍儿棒,吃嘛嘛儿香。
“英国人很喜欢传统。”吴老对比今昔,“Covent Garden一点都没变!”不过,“过去我们打球的地方已经没有了,改成了超市。”
1948年,当时还是“中华民国”代表团。英国政府很谨慎地在对媒体宣传的时候淡化了这一点,不过我还是很好奇,当时的体育代表团是怎么选拔产生的?跟今天有什么不一样?
吴老回答我:“1948年5月份,在上海召开了第七届全运会,其他各个省市(篮球)队参加,上海队得了冠军,就选了5个队员,我是上海队主力队员,就入选了国家队。”
彼时内战未平,如此混乱的时候,国民党政府还有心力组织运动员参加奥运?“国民党政府组织参加奥运会,是粉饰太平,自己情况很乱,为了粉饰一下,让人家看中国还可以。实际上中国那个时候已经不行了。为了粉饰太平,组织一下全运会,选人参加奥运会。”吴老这样说,“等我们从英国回去,东北都已经解放了。”
吴老说1948年时的自己“既是业余的,也是职业的”篮球运动员。“当时没有职业篮球,但老板也可能看你篮球打得好就雇你。”吴老说,就因为他篮球打得好,受聘于上海回力橡胶厂。这么说来,当时的回力就已经有了“体育明星营销”的心思!
无论如何,当时的那个代表团,就如此匆匆组成:“5月份(全运会)结束,6月份集训,7月份就出来了。”不过,在二战后的第一届奥运会,恐怕很多国家的准备工作都只能如此草草。
吴老回忆,当时的国民政府据说只为代表团划拨了两三万美金的经费,不够40几人的代表团伦敦一行。于是足球队和篮球队就沿途打比赛挣经费,“从上海打到香港打到新加坡。”沿路经过各国,海外华人华侨亦热情接待。到了伦敦,代表团只在奥运村里住了一天就出来了,因为“太贵了,住不起”。
吴老还记得,当年的代表团举旗手叫黄千喜(音),正是一位新加坡华侨。“是篮球队的后卫,个子高。”
那个代表团中,足球队员18名,篮球队员10名,田径3名,游泳1名,全部是男运动员。没有一个项目能打入决赛。不过,吴老还记得,当年中国对伊拉克的那场篮球赛,中国曾以125比25大胜对手,吴老一人得分32分。
比赛完后,教练带领队伍从英国返回到上海,“一到上海就宣布解散。”不过,吴老的篮球才能还是让他找到了用武之地。上海回力篮球队成立后,他被聘为教练。“中国篮球职业化,我可以说是最早的。”吴老不无自豪地说,“1948年,我只有24岁,我就当专职的篮球教练。”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吴老的体育才能也没有被遗忘。他进入军队篮球队当教练,“先是华东军区,然后南京军区,然后到八一队。”
吴老的篮球生涯一直延续到2008年。1984年他退休后,离开部队,回到上海,组建了一个老年篮球队,这个队还到过美国、欧洲、日本、马来西亚等地参赛,直到2008年结束。“篮球场上我打到76岁。”吴老说。
左:吴成章;中:英国外交部国务大臣Jeremy Browne;右:1948奥运英国篮球队队员Lionel Price。左边的火炬是1948年伦敦奥运火炬,右边金色的是2012火炬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