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7月里任选一个周四、周五或周六的晚上,如果你走近位于弗吉尼亚州卡尔佩波(Culpeper)县的美国国会图书馆国家音像保存中心,你可能欣赏1916年的无声西部片、19171928年的无声喜剧影片集锦、1937年迪士尼公司的第一部美产动画片《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1967年的犯罪政治悬疑片、或是1991年根据霍金《时间简史》改编的电影。

因为有了国会图书馆的收藏,过去一个世纪以来美国生产的影片和音乐,并没有随时间灰飞烟灭。今天的人们,仍然能回头看到和听到当年人们的嬉笑怒骂、审美趣味、政治取向。或许因为这个国家的历史特别稀罕,珍藏历史就成了一件格外来劲的事儿?

 

“共和国史上最大礼物”

从上世纪上半叶起,美国国会图书馆就开始收藏美国境内出版的各种影音资料——这可不是随便找几件空屋子,把所有的电影胶片、黑胶唱片等一堆这么简单。要让胶片保存完好不腐败,需要有特定的冷藏条件。国会图书馆只能全国各地找地方,把及百万件藏品散放在五个州的七个保存地点。

直到冷战结束后的90年代,国会图书馆发现了一个理想的场所,那就是位于弗吉尼亚州卡尔佩波(Culpeper)县、原来属于里士满联储的一个地下金窖!1969年到1988年间,这是里士满联储为了防止冷战期间出现紧急情况,修建的一个地下三层的巨大掩体。冷战结束后,这个设施也废弃了。把一个地下金窖改造成低温的胶片贮藏室,没有再合适的了。

于是,1997年,美国国会通过一项法案,拨款550万美元给私人慈善机构帕克德基金会(David and Lucile Packard Foundation),由其代国会向里士满联储买下这25万英亩土地连同地下金窖。此后帕克德人文研究所投入1.5亿美元,加上国会拨予的8210万美元,耗时十年,将这个地下金窖改造成了今天的国家音像保存中心,包括专门用于贮藏胶片的冷库、用于保存和转换音像的实验室、数字机房等等。

完工后,帕克德基金会将这一地点回赠给了美国国会。“这可以说是共和国历史上私人馈赠给政府的最大一份礼物了!”国会图书馆的影片、广播及录音部主任卢科(Gregory Lukow)说。

自此,国会图书馆已收藏的630万件影音资料终于胜利会师,在卡尔佩波找到了自己的家。

如今,有100多名员工在这个远离都市、放眼除了绿地就是公路的地方工作。每年有1500万美元的预算,除了人员工资,主要都花在了购置技术设备上。

一个图书馆到底需要怎样的高科技?是的,他们需要定制那些早已退出历史舞台的各种格式黑胶唱片、以及更早的爱迪生发明的录音圆筒的唱机;需要将各种破损腐败的胶片还原、重新冲洗的机械;需要有能够存储拍它字节(petabyte1拍它=1百万G=10亿兆)量级数据的数据库。

卢科带我们看了一个名为“萨玛” SAMMASystem for Automated Migration of Media Assets)的机器手,直译过来也就是“媒介资产自动转运系统”。萨玛的作用就是按照程序将各个录像带放进播放器里,完成数字转换,然后把录像带放回到库房里应放的位置。别看这个机器手简单,每个就值7万美元,而且是为国会图书馆量身定制。

“有了这样的机器人,我们的效率可以提高十倍。”卢科说。 

无权筛选历史

“我们尝试尽可能多地保留,不做太多的筛选。”卢科说,“因为我们没法为子孙后代决定,哪些东西更有价值。”

虽然美国也有一些大学和私营机构有类似的音像制品收藏中心,但国会图书馆的国家音像保存中心无疑承担了最宏大的任务:用卢科的话说就是,保存“世界的知识、美国的创造力”。

就影像制品而言,每年该中心会收进几十万件:一部分来自版权登记——法律规定,所有在美国境内出版的本土或进口音像制品,都需要在国会图书馆进行版权登记,同时递交一份给音像保存中心;另一部分则是中心人员积极地搜寻,与私人藏家、策展人接触,特别是收藏一些未出版的珍贵音像资料。

该中心的收藏范围几乎无所不包。“大概只有那些教你‘怎样做……’的音像出版物我们不收集吧。”影片部的主管马顺(Michael Mashon)说。就连家庭录像、甚至是有价值的Youtube视频,都被网罗进他们的收藏范围。

如今影片部的藏品件数已经达到了150万件。但说起早期收藏的不力,马顺还是面露憾色。1940年代之前,由于没有保存条件,所有登记版权的影片都没有保留拷贝,直接就还给版权所有人了。而那些胶片,有的回收利用了,有的销毁了。因此,1914年到1929年间拍摄的电影,大概有70%都流失了。

现在能在该中心看到的最早的影片留底,竟然是印在纸上的。这是因为,从第一部影片诞生的1893年到1912年间,美国的版权法都不包括电影,因此这段时间内所有拍摄的电影都无法申请登记版权。但有不少厂商索性将胶片打印在纸上,作为一帧一帧的照片申请版权保护。

“没想到纸还真是个很不错的媒介。”现在整个中心还有3000多卷这样上世纪初问世、打在纸上的电影。如今技术发达,可以将这些“纸电影”重新扫描至电脑里,还原成数字映画。

70年代起,该中心也开始收藏在美国出版的外语音像制品。卢科说,国会图书馆里所有工作人员加起来能讲400多门语言,他们会尽量将各个语种的文字、影音资料搜集齐全。此外,美国以外,国家音像中心也在里约热内卢、开罗、奈罗比、德里、伊斯兰堡等地有分支机构,与当地合作共同搜集、保存影音资料。

就在工作人员随手挑拣的一车外语影音资料中,我看到了一部甄子丹的动作电影,一部任贤齐和杨千嬅主演的《天生一对》,还有一部恐怖电影《诅咒》。

 留音,介质历史的终结

“我们最缺的是时间。”录音部的主管狄安那(Gene DeAnna)指着满满一屋子的CD、卡带、黑胶对我们说。他们可能永远也没办法将所有的录音产品都转录成数字格式了。

虽然音乐出版业早就被互联网时代打得落花流水,但今天,该中心收到的版权登记产品仍然以CD为主。那些只在网络上出版的音乐产品,仍然没有找到可行的数字传输工具,按照版权法的要求提交出版物。

比起电影,音乐、广播等各种录音产品的产量要多出几倍。要将一张耗时1个小时的CD转录成数字格式并存储,也就要花掉1个小时,没法快进。而现在中心每天收到的音频制品的数量,远远超过中心人手和工时能处理的能力。

“我们只能希望,未来某个时候,数字传输变得可行,我们会看到越来越多的出版物以数字形式提交版权登记,收到的CD数量越来越少,那我们就不会落后这么多了。”狄安那说。

录音部的工作人员,都恨不得自己多长几双耳朵,可以同时监听几个唱片的转录——他们确实在尝试这么做。在一个实验室里,一位工程师在机器上同时播放四张唱盘,同时电脑屏幕上显示着各个唱盘的声波画面。工程师一会儿戴上这张唱盘的耳机听听看,一会儿换到那个;如果电脑上的声波画面出现异常,就赶紧要去检查对应唱盘的转录有什么问题。

“你知道,这几乎是这些唱盘最后一次播放了。”工程师说。因为完成转录后,这些原始藏品就会被束之高阁,妥为保存,而读者要“借阅”,就只会调用数字格式的资料。“要给予每一个唱盘注意力。”

不过,转成数字格式,也不意味着它们可以上网传播。读者仍然需要来到图书馆,在“阅览室”里“借听”,音频不能上网。这是因为美国严格的版权法。对于录音制品的版权保护,甚至比电影的限制还要大。1923年以前的电影已经不受版权保护,成为公共物品了;录音制品中,最早版权过期的,也要等到2067年。

不过,国家音像中心还是把一部分获得许可的录音,放到了网站上。搜索National Jukebox,你可以找到100年前来自中国的戏曲录音。

录音部的工作内容不全是音乐,也包含电台广播的录音等,记录了20世纪前几十年一些历史性时刻的声音。甚至,这里还保存有一百年前人类学家们偷偷录制在留音筒上的印第安原住民的语言和仪式——很多语言今天已经绝迹,而那些留存在脆弱的蜡制录音筒上的痕迹,等待着今人的重新发现与破解。

胶片,电影原来的样子

和音频资料的保存不一样,电影除了储存数字版本,还要尽量储存胶片。每一卷古老的胶片,都要经过专家们一寸寸的检查,确定其能否经得起印相操作。如果不行,就直接只进行数字扫描;如果可以,则实体拷贝和数字扫描都要进行。

所有的原版藏品都不容再拿出去播放。因此,如果保留的原版是负片,就要将其冲洗成正片,日后出借作为放映只能使用正片;如果保留的原版是正片,则要将正片还原成负片,再把负片冲洗出可供放映的正片。

因此,该中心大概是全世界最大的电影胶片消费者之一了。目前,全世界只有美国的柯达、日本的富士、德国的Orwo三家公司还在生产电影胶片,但谁也不知道,他们还会生产多久。柯达现在和电影公司的胶片供应合同最长签不过6个月。或许突然有一天,柯达就宣布再也不生产胶片了,正如几年前宣布的不再生产照相的胶卷一样。

为什么数字时代还要大动干戈保留这些胶片?“因为电影的本意如此。”卢科说。英语里,电影和胶片原来都是一个词:film

而且,不管数字如何发达,永远比不上光学胶片的放映效果。这也是为什么,该中心仍然保存着14万卷早期的硝酸胶片。硝酸胶片高度易燃,若着火会自己产生氧气,难以熄灭。因此国会图书馆还要花高成本建造专门的硝酸胶片藏室。而如哥伦比亚影业等电影巨头,也将自己早期电影的原版硝酸胶片交到国会图书馆来保存,因为他们自己已经无力承担高额的保存费用了。

“能坚持多久,我们就坚持多久。”卢科说。看起来,他们是坚决要用到人类历史上生产的最后一张胶片。

话题:



0

推荐

张翃

张翃

95篇文章 1年前更新

财新特派华盛顿记者。乔治·梅森大学公共政策博士研究生。观察世界、学习人生、以记录为表达。三人行,必有我师。看、听、想、写。在嘈杂的世界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