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Nihao!”巴黎机场免税店内,售货的法国美女笑迎一位刚刚入店的中国同胞。

40几岁的男同胞正埋头查看商品,听到这话大为吃惊,抬头扬眉问:“你会讲中文?!”

显然,和大部分经常接待中国顾客的欧洲服务行业人员一样,Nihao是这位售货小姐知道的少数中文单词之一。面对中国同胞的反应,她无以应答,只有嫣然一笑。

但男同胞被挑起了好奇心。结账时,他将商品递给售货小姐,要接过去的那一瞬间,他胳膊往回一缩,再问:“你会不会讲中文啊?”看到小姐只笑不语,他也只能作罢,不知是对小姐说还是自言自语:“哈哈,你就只会说‘你好’啊!”

于是小姐算账,男同胞刷卡。“Password, please.” 小姐将POS机递给男同胞,用英文说。这下轮到男同胞不明白了,“什么?”“Password, password…”小姐重复了两次,然后突然间想起了什么,“咪嘛!”

“哦!”男同胞恍然大悟,“密码呀!”他于是高兴地输了密码,又是半自言自语:“你还知道‘密码’,嘿!”

男同胞带着愉快的心情,结束了这次购物。或许回国后与朋友们分享出国经历时,这位懂得两个中文词汇的法国美女会是他的一段谈资?

遇到懂得少许中文词汇的外国人就感到分外新奇,似乎是不少同胞的共同反应。同飞机回国坐我身边的是一对年轻中国夫妇。与前面那位男同胞不一样,他们能用流利的英语点餐,显然并非第一次出国。

餐后,乘务员端着茶水一一斟送。“Cha? Cha?”由于机上中国乘客为多,法国乘务员询问时也夹带点中文单词。身边夫妇要了茶水。乘务员一走,妻子就笑对丈夫模仿:“cha, cha! 他们都学会了这个中文词了!”她的音量不小,似乎很有把握仍在后一排的乘务员听不懂自己的话。

想想觉得有趣:一方面,外国人见到越来越多走出来的中国人,开始尝试做一些最基本的友好表示——用中文表达问候、进行简单询问;而这边厢,国人潜意识里似乎觉得,外国人应该都对中国一无所知,于是即便会说“Nihao”这样简单的中文单词,都让人“喜出望外”,甚至“受宠若惊”。

很多时候,国人严重低估外国人对中国的了解。有次在伦敦参加一个与某保险业巨头的记者会,高管提到与中国的平安保险早有交流,在场一位官媒同行甚为吃惊:“啊,你还知道平安哪!”

或许,长年封闭造成的心理效应仍在继续影响我们的思维——我们仍然觉得,中国对于“外国”应该是高度陌生的世界;我们也爱说这样的话:“中国的事儿,外国人不懂。”何以见得?外国人与中国内部事务或许隔着一道国境,我们却与很多国内事儿隔着一道长城。

回到语言上的事儿,往来是双向的。外国人为与中国人打交道而学会少许中文,本是应该,不必惊奇;同理,出国观光的同胞学会用本地语言说声“谢谢”,也值得提倡。归根结底,别太把自己的语言当回事儿,也别太不当回事儿。

我自己身上何尝没有类似毛病?在国外遇到研究中国的学者,有一些会说中文者总会愿意跟我用中文交流。不过并非所有人的中文都足够流利,这时我反倒愿意跟他们说英文——不是因为我对自己的英文水平有多自信,只是,听到自己的母语被表达得支离破碎,我好像就是不太舒服。

反过来想,在伦敦这样多元的地方,英国人要“忍受”多少英语说得支离破碎的外国人哪!想想他们有时回答一些英语蹩脚的外国记者提问时,还真是有耐心。不这样,英语又怎么推广得开呢?

他们享受着“英语霸权主义”的好处,别给他们贴金!或许有人会说。不过,如果中国人对外国人学习和使用中文不能报以真正的开放和友好,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允许外国人对中文的“改造”(正如洋泾浜英语“long time no see"得以进入主流),开再多的孔子学院也没用吧。

话题:



0

推荐

张翃

张翃

95篇文章 1年前更新

财新特派华盛顿记者。乔治·梅森大学公共政策博士研究生。观察世界、学习人生、以记录为表达。三人行,必有我师。看、听、想、写。在嘈杂的世界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