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终于难逃一劫,在伦敦手机被抢!

这天傍晚六点半许,伦敦已天黑,我走到离大英博物馆不远的街角,找不着要去的地方,给朋友打电话。刚要挂电话,说时迟那时快,一辆摩托从我眼前飞驰而过,下一秒钟,我的手机呢?!半秒之内,我反应过来,有贼!掉过头歇斯底里地大喊:STOP HIM!!!!!!! 哪里还来得及,摩托早没影了!

“我想帮你记下他的车牌,但太快了。”一位路过的黑人兄弟帮我追了几步,眼看无果,回来跟我说。

“谢谢⋯⋯”我还有点惊魂未定,其实我想车牌多半也是假的。

“你受伤了吗?没事吧?”他和另一位黑人朋友关切地问。

“我没事,就是手机⋯⋯”

要知道,这是我在伦敦第三次手机遭抢,不过前两次未遂⋯⋯两年前,大概也是在这个临近圣诞的时候,也是晚上六点多,在这一带附近,我拿出手机找地图,两个十七八岁的男孩儿,看着像南亚人(没有种族主义情绪,纯描述事实),伸手过来就抓我手机。幸好我反应快,迅速往回一收,手机抓住了,耳机线却被扯断了。俩男孩儿见没得手,楞了一下,拔腿就跑。

还有一次,星期天下午三点多,阳光明媚。我在一个宁静而不偏僻的街区等人。有过一次遭抢经历,我已分外小心。拿出手机发短信时,特地走到星巴克门口,心想这里有监控总会安全点。正费劲发着短信,一只手过来,我大叫一声把手机揣到怀里,一抬头,一个白人男生骑着自行车已经出去了十几米。

向来小心谨慎的我,没想到还是逃不过这第三次⋯⋯总结经验教训,不能在伦敦街头打手机,特别是不能在街角!

“现在你能做的最好的事情可能就是报警了。”黑人朋友告诉我。

真的吗?为了一个手机?我心里想。

但黑人朋友看起来很认真,他抬手看了一下表:“现在是六点半左右,在Bloomsbury Square附近,两个男人,骑黑色的摩托车。”他提醒我这些必要信息。

“谢谢!”我真的挺感动,这样在伦敦并不少见的事情,他们没有视而不见⋯⋯报警吗?如果不是他们说,我根本不会想要去报警。如果他们是两个衣着鲜亮的白人绅士,我可能也不会想要报警。但正是这两位看起来属于这个社会弱势群体的人,都对警察有这样的信心,我想还是要试一试。即使我不相信能找到手机,也要尽一个市民(尽管是个外国人)应尽的义务!

匆匆回到家,给电话公司挂失号码后,我就上伦敦警察局网站找报警方法。有三种报警方法:紧急情况(比如有暴力伤害),打999,非紧急情况,打101,关于入室偷盗、仇恨犯罪等,还可以在网上报警。

我的情况适合101。拨通后有点忙线,大概等了三分钟电话接通,一个年轻男性的声音(听着像典型的伦敦本地口音)。警察先生不冷不热地问我问题,我报告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经过,我的手机类型,我的个人信息和住址等联系方式。完了他给了我一个参考号。

好吧,挂上电话,我觉得,手机被抢虽然不幸,好歹算是一个经历,报警也算是一种人生体验。大口吃饭,抚慰一下受伤的心灵。

突然门铃响。怎么回事?晚上9点了,怎么可能有人找我?开门,两个警察!天,这辈子从来没有警察敲过家门!我第一反应真有点不知是喜是忧!

“你刚才打电话给我们报警了对吧?”其中一位微笑问我。

真的吗?我心想,这是真的吗?真因为我刚才一个手机被抢的报警电话,警察就上门了?“是的是的。”我赶紧把他们让进屋。

“哦,没事的,我们就是来再核查一下情况。”他先问我知不知道可以用ipad上的软件追踪我的iphone,“虽然这个时候他们肯定把手机关机了,不过我们还是试一试。”果然如此。然后他们又把所有的经过仔细问了一遍,包括我当时面对的是哪个方向,劫匪是从哪个方向骑过来,除了抢我电话有没有碰到我的手,有没有看到劫匪的任何特征等等细节。其中一位警察拿着一本又黄又皱的便签本,一一记了下来。

“接下来会发生的呢,就是我们会在未来一两天内给你打电话或发邮件,把这次记录的参考号发给你。”做笔记的警察说,“同时呢,也请你联系你的电话公司找他们要你的手机序列号,这样我们找到你的手机后就可以还给你。”

真的有可能找到吗?我虽然不抱希望,但已经很感激了。

“暂时就是这样了,真抱歉。”警察说,“最近有不少这样的事,特别是临近圣诞了。有的时候有人从地铁站出来,或是从写字楼出来,就有人过来抢。有时候我们树起路障,他们就会做一些危险的事,这个时候我们得有直升机在上面追踪,不然也很难办。我们也抓了一些人,但他们消停了几天,又换了一批人。”

我⋯⋯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只能表示理解:“这种事伦敦确实挺多。”

“真的很感谢!”我送两位警察出门。临走他还补充问我当时穿的什么衣服背的什么包,“到时候调看监控的时候方便找。”

关上门,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今晚的经历。丢手机已经不算什么了,我今天真正知道,什么叫“人民的警察”。想起刚才报警时网站上写的那句话:“我们调查所有报警案件。”我当时还以为就是一句场面话,原来不是⋯⋯

对话过程中,警察身上的对讲机一直在响,不断传来总部与他们的对话。隐约听到一个词“mental problem",想必他们还要赶到下一家去帮忙稳定一位有精神问题的人。后来一个朋友告诉我,她的一个朋友因为与男友吵架,报警称男友毁坏私人财产,没料到警察也上门了,嘱咐”若有家暴一定要告诉我们“。

我不想夸大伦敦的危险性(手机被抢也不是天天发生),也不想夸大伦敦的安全性(不是没有发生过变态杀人案)。但有这样的警察,让我很有安全感。

_______________

(更新)第二天,收到警察局的email。本来想原文贴出来,但考虑到可能不合法,所以还是总结大意在此:

1.通知我, 我所报案件已经分配给一位专门的调查警官,来进行进一步的询问。该警官会尽快跟我联系,讨论该案件,包括跟我确定最佳的联络方式和频率,告诉我大概会通过怎样的方式进行调查。警官一般都会尽快与我联络,如果两天内没有人联系我,则可通过邮件下方的联系方式(电话、电邮、网址、facebook、twitter)跟他们取得联系。

2. 除了提交调查,还通知了案发所在地的“更安全社区”团队。伦敦的每一个选区都有一个专门的“更安全社区”团队。

3. 如果我作为一名受害者需要更多的支持,可以与警官讨论,也可以联系慈善机构“受害者支持”。该机构为犯罪受害者提供情感支持、实务性帮助、司法信息等免费服务。许多受害人会得到该机构的主动联系,但如果我觉得需要帮助也可以通过电话或网站联络他们。即使我已经拒绝过他们的支援,这一服务还是继续向我开放。

 

话题:



0

推荐

张翃

张翃

95篇文章 1年前更新

财新特派华盛顿记者。乔治·梅森大学公共政策博士研究生。观察世界、学习人生、以记录为表达。三人行,必有我师。看、听、想、写。在嘈杂的世界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文章